⑵训练“点子“的清晰度。
练习时可从慢速练起。先训练一个轮,五个点子,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拍,一拍一个轮,要能清晰的听到五个“点子”,完成一轮后,手腕、手臂放松,手臂恢复到静止状态,在“五个点子”的练习稳定后便可逐渐增至练习“十个点”、“十五个点”及更多。
⑶指甲触弦角度与面板呈45度,尽量贴弦。
在练习的过程中,要感觉琴弦对于指甲的阻力,不能弹跳击弦,以避免杂音的产生,同时必须时刻注意用心辨别声音的优劣,逐步掌握音色干净、连贯和均匀的演奏手感。
⑷五指力度均匀。
由于每个人的手指长短、粗细不一样,各指发音不均匀。初学者的无名指和小指常常触弦无力一带而过。一般是大、食指音重,中、名、尤其是小指发音轻,大指、小指之间不连续,轮的整个间量较弱,发音伴有较大噪声,所以练习轮指过程中,特别容易出现力度不均而导致音量上的变化,大指往往会过强,而无名指与小指弱。
①大指由于其与其它四指构造不同、运动方向不同,且灵活力差所造成的,这样在训练过程中就必须对大指有更高要求:手指有食指到小指依次伸展打开,大指跟随四指打开的动作自然向下,自然弯曲;挑弦时触弦角度与面板呈45度向上顺势挑起,挑完回归自然静止状态。练习时应适当减小大指的力度。
②无名指与小指由于生理构造的局限,在轮指运转过程中会有力度弱的状况出现,训练时有意识的增强无名指、小指的力度。在训练五指力度时可数1、2、3、4而不是1、2、3、4、5来练习。
即:1 2 3 4 1 2 3 4
食 中 名 小 大 食 中 名
练习中应用心辨别音量的变化,逐步实现音量的平衡,从而使长轮真正实现从“音点”连成“音线”,且“点子”清晰、饱满。
如若做到以上几点并坚持长期练习,不仅“力度弱”、“声音散”的问题都可以解决,而且轮指的点子会越来越清晰,音色也会越来越饱满。
轮指如何表现音乐的问题:
技术永远用于表现音乐,所以在掌握了轮指的基本演奏方法的基础上,不同的情绪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。一般轮指在演奏中大致会遇到以下两种情绪:
A、抒情慢板中悠长的长轮。
长轮在乐曲中被广泛运用,它常用来表现优美、延绵之感。所以这种轮指在演奏中需要将右手手指尽量的打开,手背尽量舒展,速度适中,不能过快,呼吸的启口较长,如此可以给人一种明亮、开阔、优美的感觉。
B、悲戚的弱轮。
这里的轮指在演奏中要减小手指打开的幅度,手背微微隆起,手心如同握住一个鸡蛋,速度尽量慢些,稍稍提起,力沉于指尖同样很重要,这样才能做到弱而不虚。同时配合左手的揉弦,模仿哭腔的演奏法可营造出悲伤的情绪。
所以,若想表现不同的情感,就必须使用不同的轮指。如果不顾音乐的情绪而在所有乐曲中全部使用一种轮指来诠释,便无法表现出音乐的深刻内涵。
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奏者,必须要对于技术训练抱有正确的训练方法,正确的训练方法指引着我们成功的方向,使我们不会轻易走向错误的道路,或者说不会使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过程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好坏,所以在琵琶技法的训练过程中,正确的训练方法尤其重要。
想要购买二胡、琵琶、古筝、扬琴等民族乐器不懂如何挑选,或是在民乐学习上有问题咨询,都可以添加吾声吾色民乐老师微信: minyuelaoshi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