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掩盖其抢劫罪行,英国公使额尔金、英军统帅格兰特下令烧毁了圆明园。联军士兵在园内四处放火,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,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之中。园内的宫殿、楼阁、亭台、水榭等建筑大多被烧毁,无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。
在火烧圆明园之后,英法联军并没有停止对圆明园的破坏。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继续在圆明园内搜寻残留的财物,并将一些尚未完全烧毁的建筑又进一步破坏。
政治腐败
清政府的腐败无能,也是导致圆明园毁灭的重要原因。当时的清政府在面对列强的侵略时,软弱无力,无法有效地保护国家的利益。清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也非常严重,官员们贪污受贿,对国家事务漠不关心,使得国家在面对危机时缺乏应对能力。
被毁前的圆明园是什么样
圆明园在被毁之前,是一座规模宏大、景色秀丽的皇家园林,曾被誉为“万园之园”,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,占地350多公顷,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。圆明园由圆明园、绮春园、长春园组成,而以圆明园最大,故统称圆明园(亦称圆明三园)。
圆明园的建造始于康熙末年,经过雍正、乾隆等几代皇帝的精心规划和扩建,逐渐形成了一座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,它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,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,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。
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,拥有大小水面和完整的河湖水系、以及众多岛屿和风景群。建筑群落依水而建,形成了山水相依的景观特色,还创造了类似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观。
园内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,包括宫殿、楼阁、亭台等,这些建筑在布局上也很有讲究,注重轴线对称并采用层层递进的建筑群形式,形成高低错落、起伏有致的建筑空间。
除了建筑和园林造景外,圆明园还藏匿着诸多珍稀非凡的花卉、树木以及珍禽异兽。那些自然元素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,共同构成了圆明园独特的生态景观。那些有幸目睹圆明园未被摧残之貌的观者,无不惊叹地将之誉为“众园之尊”。
然而这座辉煌一时的皇家园林,却在1860年的英法联军侵略中,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洗劫与焚毁。熊熊烈焰绵延三日而不绝,将那座往昔辉煌璀璨的园林,变成了一片凄凉的废墟之地。
如今,人们仅能目睹圆明园的残破遗迹,可是即便如此,里面依然隐约透露着往昔的绝伦精巧。
写到最后
圆明园的毁灭,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,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,提醒着人们落后就要挨打,要不断努力发展,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。
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,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。(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