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杯海报_u20世界杯德国 - jjswlx.com

古代扛军旗的没武器,为何敌军不先砍他?
2025-07-27 15:28:26

相传,黄帝行军打仗的时候,就使用青、赤、白、黑、黄五种颜色的旗帜,标识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个方向,故此得名五方旗。

三国时,魏国曾改良,用青龙朱雀玄武白虎黄龙这样的图案替代,体现了古人根深蒂固的五行思想。

那古人搞得这么花里胡哨的五方旗,作用是什么呢?不仅仅是迷信五行说吧?

那时候没无线电等通讯设备,主要靠鼓和旗来沟通彼此,打仗开打,闹哄哄,也可辨别方向,一眼就知道哪个方向的哪一支自己的具体部队。这对于调度指挥,掌握住战场上的及时动态,五方旗的作用是非常大的。

再有,一部部队之中,又得有很多的号旗,主要作用,混战中帮助各股区分敌我。

我们前期讲过,军事数据玩的最溜的兵圣韩信,曾在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,与二十万的赵军对峙井陉,赵军所占易守难攻,本来人数就没人加多,韩信却故意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,鼓励大家唯有拼死一战才可死里逃生,哀兵必胜奏效了,便另调两千轻骑趁隙绕过被诱骗出城的赵军主力,夺取了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。

赵军主力回营一见大营插满汉帜,一下子气势崩溃,被汉军前后夹击彻底击溃。而汉军偷袭赵营,所插的肯定不能是有些重量和高度的五面旗,也不可能是全军的精神寄托,大纛旗,而是红色的方便携带的号旗,号旗的作用便是主帅可以通过号旗的数量。

混战中,观察军队的推进或后撤速度,判断士兵的伤亡状况,进而决定是进是退进行关键决策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牙旗,三国孙吴重臣薛综曾载:“兵书曰,牙旗者,将军之旌。谓古者天子出,建大牙旗,竿上以象牙饰之,故云牙旗。”

也就是说牙旗, 乃是天子或将军出征时,在军营前树立的旗帜,旗竿饰有象牙,得名牙旗,用以举行祭旗仪式之用,可以看作是仪仗所用。

最后,这是重头戏,军旗中地位最崇高,体型也巨大的军旗之首,被称为,“纛”。纛的旗杆上部有一个用耗牛尾制成的球,唤为纛旓。据说用旓装饰纛,起源于三千多年前黄帝战胜蚩尤胜利后,砍下蚩尤脑袋当蹴鞠,头发则当作为纛的装饰。

样式一般为长大约一米多,高为12米,大概如今4层小楼高,旗面宽70厘米,自上而下为红绿青黄白五色,旗心绣飞龙,绣火焰纹的还缀有随风而起的飘带的巨大旗帜,自身重约至少七八十斤,再加上风力,杂七杂八的装饰物,一百多斤少不了。

大纛一般人真扛不动,都是立在大帅帐前,也被称为帅旗。全军,精气神的化身。 但危急时刻,行军作战,还是得需要大力士扛着移动,像三国著名猛将典韦就是干这个的。其他旗帜,如牙旗、四面旗,也需要身材高大,腰围粗壮的威武之士来扛。

讲到这,回到重点,古代军功有四大项,先登,陷阵,斩将与夺旗,可见夺旗也是难完成的,夺得一定不是号旗,而是大纛或四面旗等。

扛旗的或者真没带兵器,但有专门的护旗营,拿最精良的武器,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勇士,因为旗倒,那军心就散了,只要军旗倒了,不论原因,整个营都必须问斩。故而将士们肯定是拼死力战保护军旗。结论:不是士兵不想冲过去干掉扛旗的里军功,是难度太太太大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